服务回顾 – 规管服务
尽管去年仍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规管服务继续全力推进机电安全和能源效益规管工作,并达到政府订定的所有目标和指标。2020年涉及电力、气体、升降机及自动梯以及铁路的事故也持续减少,再次证明我们多管齐下及以风险为本的公众教育、巡查和执法方针确有成效。
年度工作亮点
除了担当规管者的角色,我们还负责推广和促进提升市民生活质素的新措施,这方面的工作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领域,例如鼓励受规管的机构运用创新科技(创科)。我们成功申请政府的科技统筹(整体拨款)项目下拨款,为升降机及自动梯行业研发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数码化工作日志,以取代原有的纸本记录,惠及业界和公众,便是一例。
我们并把规管服务的日常操作数码化,以加快部门本身的创科转型,以及配合政府的「精明规管」措施,有关数码化操作包括为业界提供各种流动应用程式、网上持续专业进修课程、数码表格和电子牌照等工具。
年内另一成就是深化了我们取自传统中医智慧的「治未病」文化。每当发现个别范畴有潜在机电安全风险,我们便迅速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例如进行全港宣传活动,鼓励市民更换没有「GU」标志的旧式家用气体炉具;到访所有餐厅食肆,找出气体装置较高风险的食肆,鼓励其进行「快速检测」和更换老化的气体部件;与非政府机构及承办商合作,为全港数千个劏房户进行电力安全宣传家访及巡查,检查其固定电力装置是否安全等。
在铁路安全方面,我们督导港铁有限公司(港铁)作出特别安排,延长屯马线全线非服务时间测试,相关车站于2021年5月2日早上,延迟约两小时开始正常车务服务。当天的测试是为屯马线全线开通作出的其中一项最后准备,测试旨在模拟屯马线全线开通首日于繁忙和非繁忙时段的运行情况,有助屯马线于2021年6月全线顺利开通。同时,我们继续推行「优化升降机资助计划」,以预防旧式升降机发生事故,并推出「自动梯安全网络预测警报系统」等创科项目,协助业界提升自动梯安全。总体而言,我们的同事在减低及消除风险方面更积极主动,更能防患于未然。
由于预期电动车会日渐普及,新能源汽车也会陆续推出,我们必须确保全港超过18000辆石油气的士和4600辆公共小巴能享用持续可靠的燃气供应,其中的关键工作是续批12个专用石油气加气站(专用气站)的合约,相关的现有合约将由2021年至2023年陆续届满。我们悉力与各持份者进行协调和筹备公开招标的工作,全部专用气站的新合约终在2021年5月顺利批出。目前本港的专用气站网络对社区低碳排放和良好空气质素十分重要。
另外,我们的能源效益团队继续以身作则,为各政府场地开展节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重新校验的工作,也为社区开展绿色校园2.0计划的「采电学社」和「智能悭电」等推广节能活动。除此以外,机电署的代表更再次获选,出任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能源效益及节能专家小组主席,可说创造了历史。该小组与能源数据及分析专家小组,在2020年11月以视像会议方式在香港举行了首次虚拟会议和研讨会。
香港亦很荣幸于2021年3月,举办亚太经合组织有关减少区内都市化城市能源强度的线上研讨会。这是香港首个由亚太经合组织拨款资助项目的一部分,由机电署能源效益事务处负责,项目旨在分析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城市在减少能源强度方面的突出表现,并定下最佳节能作业方法。我们也提交了另一提案,研究组织成员如何建立重新校验的能力,期望也获亚太经合组织拨款资助。
抗疫工作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扰乱了正常的经济活动,但政府和业界迅速应变。疫情下,线上会议、网上进行牌照续期和持续专业进修课程,以及运用用创科平台举行虚拟活动等已成为常态。线上模式更提高了我们各种持续专业进修课程的出席率,广受业界欢迎。预料这类「低碳」活动模式,即使疫情过后仍会继续。
由于疫情令海外专家无法来港,我们物色了一位本地缆车专家,经考核后成为认可检测员,并在我们严格监督下,于2020年5月及时为昂坪360系统进行年检。
事实上,我们非常重视帮助业界在疫情下维持无间断服务。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分别会见了气体和电力公司、港铁公司、香港机场管理局(关于旅客捷运系统服务)、香港电车、山顶缆车以及升降机及自动梯行业的受规管机构,以审视其业务延续计划。另外,为纾缓机电从业员在疫情下的财政压力,我们建议将机电业纳入政府「防疫抗疫基金」的一次性现金补贴计划。机电署更主动为电业工程人员及承办商的注册申请或续牌费用安排部分退款,宽减收费。
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卓见成效。年内,机电署规管的行业在疫情下都能向市民提供正常服务。我们有信心,即使疫情未能在短期内减退,规管服务和业界都已做好准备,继续为市民服务。
「新常态」下的精明规管及区域合作
疫情催生了「新常态」,政府和企业在会议、培训和提供服务等各方面均更多采用线上工具和创科方案,回应公众对政府更利民便民的期望。此外,为配合行政长官2020年施政报告中推动「智慧政府」的倡议,包括「精明规管」及「精简政府服务」计划,机电署负责的所有45个牌照于2022年年中均可于网上申请。我们正积极为各项机电安全和能源效益的牌照申请、审批和续期,筹备推出电子牌照、电子递交和电子缴费等工具。
我们亦分别于2021年7月及10月利用「机电行业通」业界流动应用程式,为注册电业工程人员办理注册续期及新注册手续,日后会在「机电行业通」加入更多类似功能。部分电子处理功能已整合到政府的「智方便」数码服务平台上。
新常态加快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其他规管和执法工作中进一步应用,例如用于分析铁路事故趋势的人工智能数据库分析系统,以及用于预防铁路事故的视频分析等。我们的电力安全团队正在开发具有机器学习功能的人工智能系统来分析航拍鸟瞰图片,以侦测村屋及建筑物屋顶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若发现有未注册的装置,我们会与业主跟进,要求他们办理注册手续。
新常态也影响了我们与中国内地(内地)的互动,因此会议和事故报告改以网上平台进行。尽管面对面互访活动难以安排,我们与内地单位依然合作无间。年内我们与杭州海关展开合作,从源头堵截未获批准的家用气体炉具经跨境电商平台直接售卖至香港,进一步深化与中国海关总署的合作关系。
我们还建立了新的伙伴关系。机电署于2020年10月与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在能源安全问题上合作。另外,我们与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规管燃气安全的对口单位已作初步接触,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机会。
预防事故:创科和其他工具
创科可以优化我们预防事故的工作和深化「治未病」文化。规管服务各部别在运用创科方案以加强检查和其他预防措施方面,也取得良好进展,例如人工智能光纤传感梳齿板项目,梳齿板的设计经过改良,并以全新物料制作,以避免细小硬物卡进自动梯造成「炒梯」事故,项目更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此外,我们也利用科技统筹(整体拨款)项目下的拨款,主动研发人工智能监测自动梯事故预防系统,以减少因乘客携带大型行李或婴儿车而酿成自动梯事故。该系统已在一个港铁站进行测试。
另一个预防事故项目,是对本港旧式升降机的结构和效能进行研究调查,以风险为本的方法,抽样研究由不同注册升降机承办商负责维修保养的不同品牌旧式升降机。我们检测了57部机龄达30至50年的升降机,结果显示大多数机件的结构依然完整,唯独在一些机件发现定期检查时较难发现的锈渍和磨损等维修保养不足的迹象。我们已将测试结果告知承办商,以便即时作出跟进。该项研究调查为日后加强全港40000多部旧式升降机安全的措施,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范本。
组织发展
至于部门内部,我们在2021年年初根据创科、国际环境和流行病等领域的新发展,完善了规管服务的策略方向,以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按照新的策略方向,我们会继续充分利用创新科技,通过与业界有效联系合作,为公众带来裨益和便利。另一重点是积极融入大湾区和国家发展。
年内规管服务也有所扩展,开设了新部别以处理新工作,例如落实「优化升降机资助计划」和新的区域供冷系统项目。最新的发展是政府建议成立铁路署,将机电署铁路科和路政署的铁路拓展处整合,以进一步提升铁路长远发展的营运效率和安全成效。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协调委员会,开始筹备工作,筹划有关成立铁路署的建议,提交立法会审议。
来年重点
来年重点之一是深化我们的事故预防策略和措施,方法之一是由下而上培养我们所有同事的能力,使部门在评估风险方面更警觉和主动。同时,我们会进行长远规划,以配合政府的愿景和措施,例如香港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我们一直紧贴全球减碳和零碳议题的发展,随时准备加入跨部门碳中和工作小组和其他督导委员会,为制订相关政策和计划分享我们的知识和技术。这方面的工作不仅本署能源效益事务处会参与,还需要所有其他部别的投入和贡献,例如气体标准事务处的同事,最近加入了碳中和专责小组。这是一个由环境局成立的跨部门研究小组,旨在探讨利用氢气作为燃料的议题,而内地在这领域的工作正迅速发展,令人鼓舞。我们相信,在2022/23年之后,政府在碳中和方面的工作会取得重大进展。
同时,我们将继续通过社交媒体等各种渠道,与业界和市民接触联系。随着疫情缓和,我们计划为学生和青少年举办更多面对面的活动。此外,与业界在创科和研究方面的合作会是另一重点,而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升降机及自动梯数码化工作日志等新项目,也令人雀跃。
我们希望藉此机会表扬所有员工竭诚服务,表现卓越。我们并感谢各决策局、政府部门、受规管机构、业界友好、学者、专业团体、非政府组织、培训机构和市民大众的鼎力支持。面对疫情,在内地、亚太及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仍继续慷慨分享经验,我们亦由衷致谢。
有赖各持份者鼎力支持,规管服务期望来年与各方继续合作,获得丰硕成果。
潘国英
机电工程署副署长/规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