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亮点

为配合政府近年推动「精明规管」计划,我们于2021年7月推出一站式网上申请服务平台,简化所有关于《电力条例》及《电力(注册)规例》的申请。注册电业工程人员如欲申请注册续期,只需登入一站式平台,即可在网上完成填写申请表格、提交证明文件及缴费等各项手续,并可透过电邮收取电子注册证明书。为了向注册电业工程人员及业界推广网上申请服务并协助他们使用服务,我们已制作教学短片,并上载到社交媒体平台。由2022年6月底开始,该平台会提供有关以下事宜的网上申请服务:电业工程人员注册或电业承办商注册;为发电设施注册;认可为确定地下电缆所在的合资格人士;注册为认可核证团体或认可制造商;加签定期测试证明书(表格WR2);以及在智能手机使用电业工程人员或合资格人士的数码机电牌照等。网上申请服务平台不但可便利业界,也有助提升服务效率。
我们在2021年全数更新有关机械安全的五份实务守则。新版本的内容与最新的国际标准看齐,并因应本地的具体需要,提升有关机械装置的安全要求,为业界提供更详尽的指引,以便参考。在五份实务守则中,有两份是关于升降机及自动梯,另外三份则分别关于建筑工地升降机、塔式工作平台和机动游戏机,由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相继生效。另外,随着升降机和自动梯网上预约检查系统在2021年继续深化落实,在升降机和自动梯进行主要更改工程后的法定审批流程得以进一步加快进行,由以住平均需时九天审批申请大大缩短至三天,公众就此提出的查询个案也减少七成,无论服务效率及公众满意度均大幅提升。
年内我们走访34条乡村逾3 800幢村屋进行抽样调查后,推出全新措施,推广在村屋安装共用的中央石油气供应系统,目的是协助用户减少储存石油气,以及进一步提升气体安全。此外,为提升全港住宅大厦的煤气立管安全,我们曾选定22个屋苑推行加强检查煤气立管的先导计划,借此鼓励用户尽早更换老化和锈蚀的煤气立管。由于计划颇见成效,我们在本年度再选定另外14个屋苑推行计划。两批选定屋苑共有逾400幢建筑物,楼龄大多超过30年。至于车用石油气方面,全港12个专用石油气加气站(专用气站)在营运约22年后,其合约已陆续到期。新合约经公开招标后已全数在2021年5月批出。为减少对的士及小巴业界的影响,我们制订分阶段进行翻新工程的时间表,并与业界保持联系,让业界清楚了解各专用气站的翻新工程时间表,以及促请新营运商尽早完成翻新工程。首个经翻新的观塘专用气站已在2021年12月重投服务。
由西铁线、屯马线一期和一段新延伸路段(宋皇台站至红磡站)组成的屯马线,在2021年6月27日全线开通,正式投入服务。屯马线全长约56公里,是全港最长的铁路线,连接屯门至乌溪沙,共有27个车站,屯马线全线开通标志本港铁路发展踏进新里程。屯马线开通前,我们密切监察港铁公司进行严谨的全线行车测试,包括就开通首日在繁忙时段及非繁忙时段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境进行演练,以及测试全线系统的可靠性。经过多月的严谨验收和检测,机电署及相关部门确认屯马线「安全妥善」,可以开通为市民服务。
「强制性能源效益标签计划」(强制性标签计划)旨在方便市民挑选具能源效益的器具及提升市民对节约能源的意识。强制性标签计划首三阶段已经全面实施。根据强制性标签计划,现时共有八类家用电气产品必须张贴能源标签。为进一步善用潜在的节能机会,我们建议推行强制性标签计划第四阶段,把计划的涵盖范围扩展至气体煮食炉、即热式气体热水炉及发光二极管(LED)灯。加入这三类产品后,强制性标签计划下所有订明产品所占的住宅总能源消耗量会由49%增至80%。
机电署近年积极参与亚太區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的工作,现时更有两位同事代表香港参与其能源效益事务的领导工作。机电署助理署长/ 电力及能源效益于年内获选为2021至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工作组副主席,而机电署一位前助理署长也会在2021至2023年继续代表香港,担任能源工作组旗下的能源效益及节能专家小组主席。这不但是对部门的肯定,也有助提升香港在能源效益工作方面的声誉。此外,环境局(时称)与机电署推出「绿色社福机构」计划,协助合资格的非政府福利机构进行能源审核,以及安装能源效益较高的变频式冷气机及发光二极管灯,目标是为300个福利机构的处所提供服务。至于由机电署规划及建造的启德区域供冷系统,也踏入新里程,为区内首个私人用户(即一个大型商场及写字楼综合发展项目)供冷。
请下载 Adobe Acrobat Reader 读取 pdf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