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鐵路維修「黃金兩小時」保障乘客安全
當夜幕低垂、全城安睡的時候,鐵路科工程師陳靜文女士往往要通宵工作,到現場監察港鐵各條路綫的維修保養工程,而凌晨2時至4時,更是鐵路維修保養和確保鐵路安全的「黃金兩小時」,且聽她分享。
電力工程師出身的陳靜文,在2018年10月加入機電工程署鐵路科,卻沒料到自此要24小時候命。在鐵路進行維修的日子,她不時須在「黃金兩小時」內(即凌晨2時至4時港鐵收車後及早上出車前)親自到場監察,確保維修工程符合相關指引和程序。
靜文所屬的小組負責處理東鐵綫及興建中的紅磡至金鐘段東鐵綫延綫相關事宜。有關新綫路的工作尚可在日間進行,但營運中的綫路則只可在收車後的兩小時空檔中處理。靜文說:「鐵路事故即使看似輕微,背後卻牽涉許多維修及監察工作。由於東鐵綫歷史較長,以及其路軌為露天設計,突發事故自然較多。例如當路軌出現裂痕,我們便須在當晚收車後親自監察整個維修過程。」
除日常的鐵路安全巡查工作及準備新綫路方面繁重的規管工作外,靜文所屬的小組於本年度亦須配合東鐵線更換信號系統進行審批及現場測試工作,以及處理其他突發鐵路事故。因此,靜文每月平均須在晚上出動五至六次,最高記錄為一星期三次,地點更遠至上水、粉嶺等地區。晚上單人匹馬外出工作,靜文的家人最初也感到擔心。一位女士獨自從九龍市區乘坐的士到已收車的偏遠車站,接載靜文的司機亦往往為此感到疑惑。然而,靜文早已習以為常,而她就讀小學的兒子也很喜歡聽她講述於晚上出勤的種種故事。
為配合工作需要,靜文隨時候命,電話從不關機。靜文說:「接到車務控制中心的緊急來電時,我會頓生壓力。前綫維修人員的壓力源於時間緊迫及嚴峻的工作環境,而我們的壓力則來自於自己的職責,因為作為規管方,我們須小心監察整個維修過程,以確保鐵路安全。當鐵路恢復安全運作,乘客可繼續順利出行時,我才真正感到安心。」
靜文所屬的小組負責處理東鐵綫及興建中的紅磡至金鐘段東鐵綫延綫相關事宜。有關新綫路的工作尚可在日間進行,但營運中的綫路則只可在收車後的兩小時空檔中處理。靜文說:「鐵路事故即使看似輕微,背後卻牽涉許多維修及監察工作。由於東鐵綫歷史較長,以及其路軌為露天設計,突發事故自然較多。例如當路軌出現裂痕,我們便須在當晚收車後親自監察整個維修過程。」
除日常的鐵路安全巡查工作及準備新綫路方面繁重的規管工作外,靜文所屬的小組於本年度亦須配合東鐵線更換信號系統進行審批及現場測試工作,以及處理其他突發鐵路事故。因此,靜文每月平均須在晚上出動五至六次,最高記錄為一星期三次,地點更遠至上水、粉嶺等地區。晚上單人匹馬外出工作,靜文的家人最初也感到擔心。一位女士獨自從九龍市區乘坐的士到已收車的偏遠車站,接載靜文的司機亦往往為此感到疑惑。然而,靜文早已習以為常,而她就讀小學的兒子也很喜歡聽她講述於晚上出勤的種種故事。
為配合工作需要,靜文隨時候命,電話從不關機。靜文說:「接到車務控制中心的緊急來電時,我會頓生壓力。前綫維修人員的壓力源於時間緊迫及嚴峻的工作環境,而我們的壓力則來自於自己的職責,因為作為規管方,我們須小心監察整個維修過程,以確保鐵路安全。當鐵路恢復安全運作,乘客可繼續順利出行時,我才真正感到安心。」
搶修交通燈與海底隧道 回復正常運作
2019年下半年香港發生連串公眾活動,期間大量公共設施遭受破壞。同屬邊境及運輸工程部的高級工程師陳瑩瑩女士及工程師陳健康先生,帶領同事緊守崗位,為市民搶修損毀的交通燈及紅磡海底隧道。
2019年年中,邊境及運輸工程部工程師陳健康先生管理交通燈維修保養小組已有六年,然而陳先生和他的團隊從未遇上好像2019年下半年,因着全港約750個路口的交通燈遭受破壞,而需要維修那麼多的交通燈。
陳先生說:「那數個月的搶修工作,用盡了相當於十年的備用零部件數量,可見維修工程相當龐大。」他的團隊和數個承辦商通力合作,不斷通宵達旦搶修交通燈,盡量在第二天清早讓最多的交通燈能恢復正常運作,保障市民安全。由於部分控制電箱也遭受破壞,令情況較為複雜,往往需要掘路更換地下的電線。經過數月的艱辛工作,所有交通路口已於2019年12月回復正常運作,而所有復修工程亦在2020年7月全部完成。我們在較重要位置的交通燈和控制電箱也加裝了保護設施,以作預防。
與此同時,邊境及運輸工程部高級工程師陳瑩瑩女士也率領一支團隊,為於2019年11月遭嚴重破壞的紅磡海底隧道進行機電設施復修工作。她統籌及聯絡多個政府部門,並帶領一支超過一百人的機電署團隊在現場工作。政府的目標是要在清理現場後100小時內完成所有復修工作。
陳女士憶述:「為了把握寶貴的時間,我們馬上制訂快速復修計劃,並在進行半天的現場評估後,隨即展開搶修工作。」首要搶修的是收費系統,使它盡快回復正常運作,並要檢查隧道所有機電系統,以及尋找足夠的零部件進行各項復修工程。她補充:「尋找零部件是個很大挑戰。」幸好得到其他政府部門和業界伙伴幫忙,團隊終能齊備復修工程所需的零部件。所有復修工程全速進行後都能準時完成,海底隧道也於2019年11月27日早上五時順利重新開放。
陳女士對團隊能為便利市民作出努力,凸顯了機電工程營運基金的核心服務價值和承諾,感到很高興。
陳先生說:「那數個月的搶修工作,用盡了相當於十年的備用零部件數量,可見維修工程相當龐大。」他的團隊和數個承辦商通力合作,不斷通宵達旦搶修交通燈,盡量在第二天清早讓最多的交通燈能恢復正常運作,保障市民安全。由於部分控制電箱也遭受破壞,令情況較為複雜,往往需要掘路更換地下的電線。經過數月的艱辛工作,所有交通路口已於2019年12月回復正常運作,而所有復修工程亦在2020年7月全部完成。我們在較重要位置的交通燈和控制電箱也加裝了保護設施,以作預防。
與此同時,邊境及運輸工程部高級工程師陳瑩瑩女士也率領一支團隊,為於2019年11月遭嚴重破壞的紅磡海底隧道進行機電設施復修工作。她統籌及聯絡多個政府部門,並帶領一支超過一百人的機電署團隊在現場工作。政府的目標是要在清理現場後100小時內完成所有復修工作。
陳女士憶述:「為了把握寶貴的時間,我們馬上制訂快速復修計劃,並在進行半天的現場評估後,隨即展開搶修工作。」首要搶修的是收費系統,使它盡快回復正常運作,並要檢查隧道所有機電系統,以及尋找足夠的零部件進行各項復修工程。她補充:「尋找零部件是個很大挑戰。」幸好得到其他政府部門和業界伙伴幫忙,團隊終能齊備復修工程所需的零部件。所有復修工程全速進行後都能準時完成,海底隧道也於2019年11月27日早上五時順利重新開放。
陳女士對團隊能為便利市民作出努力,凸顯了機電工程營運基金的核心服務價值和承諾,感到很高興。
臨時調任協助社區優化升降機
一般法例部工程師張嘉裕先生由2018年8月起調派往市區重建局,支援落實政府的「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執行工作。以下是他這特殊任務的體驗。
為提升升降機的安全和進一步保障公眾安全,政府推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向有需要的樓宇業主提供經濟誘因和適切的專業支援,協助他們進行升降機優化工程。政府夥拍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行此計劃,並交由市建局擔任計劃的管理機構。
市建局在推行舊樓復修資助計劃方面具有相當經驗,而機電署則擁有升降機工程的專業知識和熟悉升降機行業的運作,因此,本署調派專業隊伍到市建局,為該計劃提供全面的專業技術支援,期望能夠通過雙方的合作為資助計劃擬訂一套以人為本、公平和顧及業界承受力的執行細節。由2018年8月起,一般法例部機電工程師張嘉裕先生與一名高級機電工程師一起借調至市建局,與市建局的團隊共同協作,擬訂資助計劃的細節,並落實推行計劃。嘉裕表示:「起初計劃只有大致的框架,我們的首要工作是盡快敲定細節,包括訂定資助範圍、優次條件、申請詳情等,務求在2019年第一季接受首輪申請。」在團隊的無間合作下,資助計劃首輪申請如期推出。
資助計劃共分兩輪申請,首輪共收到約1200份申請,涉及約5000部升降機,申請數目接近資助計劃原先所訂定的目標,反應十分踴躍。嘉裕表示:「過往部分業主在推行升降機優化工程時,或會因財政考慮、技術知識和組織能力不足等問題而卻步,而推出資助計劃正有助他們加快其優化升降機的進度。」
除了擬訂資助計劃的細節外,嘉裕也運用其升降機的專業知識,協助市建局聘請常駐顧問和擬備優化升降機工程的標準招標文件,確保在資助計劃下每項優化升降機工程均能達至相關的技術和安全標準。嘉裕補充:「為使資助計劃能順利推展和一步到位地協助參加樓宇,在訂定標準招標文件的技術細節時,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優化工程完成後的保養安排等。」另外,推行資助計劃要應付的不僅是工程技術的問題,對於只有一部升降機或各樓層只有一部升降機直達的大廈來說,歷時數月的優化工程期間沒有升降機服務,難免會影響住戶(尤其是長者)的日常生活,該如何減低優化工程對其造成的不便,確是一大挑戰。嘉裕說:「通過我們與發展局和市建局溝通和研究,資助計劃會加強這方面的支援,當中包括為有需要人士送遞膳食、代購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提供樓梯機服務。」
挑戰總是會有的,第二輪申請在2020年1月展開後,剛巧遇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很多業主立案法團因而無法舉行業主大會商議申請參加計劃的事宜。嘉裕表示:「有時真的要見招拆招,鑑於樓宇業主或受疫情影響而難以會面以通過申請參加計劃,我們與發展局和市建局討論後,決定優化申請程序,給予彈性讓樓宇業主以『先交表,後補文件』的方式參加計劃,並延長申請期限,讓樓宇業主有更充足時間準備申請事宜。」
由概念框架到落實執行,機電署發揮了專業的角色,與市建局互相協作,成功地推展了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該計劃不但能協助有需要的樓宇加快優化舊式升降機的進度,亦有助市民加深認識升降機安全及維修保養的重要性。嘉裕認為能夠成為此計劃專業隊伍的一員,為提升舊式升降機的安全出一分力,甚具意義。
市建局在推行舊樓復修資助計劃方面具有相當經驗,而機電署則擁有升降機工程的專業知識和熟悉升降機行業的運作,因此,本署調派專業隊伍到市建局,為該計劃提供全面的專業技術支援,期望能夠通過雙方的合作為資助計劃擬訂一套以人為本、公平和顧及業界承受力的執行細節。由2018年8月起,一般法例部機電工程師張嘉裕先生與一名高級機電工程師一起借調至市建局,與市建局的團隊共同協作,擬訂資助計劃的細節,並落實推行計劃。嘉裕表示:「起初計劃只有大致的框架,我們的首要工作是盡快敲定細節,包括訂定資助範圍、優次條件、申請詳情等,務求在2019年第一季接受首輪申請。」在團隊的無間合作下,資助計劃首輪申請如期推出。
資助計劃共分兩輪申請,首輪共收到約1200份申請,涉及約5000部升降機,申請數目接近資助計劃原先所訂定的目標,反應十分踴躍。嘉裕表示:「過往部分業主在推行升降機優化工程時,或會因財政考慮、技術知識和組織能力不足等問題而卻步,而推出資助計劃正有助他們加快其優化升降機的進度。」
除了擬訂資助計劃的細節外,嘉裕也運用其升降機的專業知識,協助市建局聘請常駐顧問和擬備優化升降機工程的標準招標文件,確保在資助計劃下每項優化升降機工程均能達至相關的技術和安全標準。嘉裕補充:「為使資助計劃能順利推展和一步到位地協助參加樓宇,在訂定標準招標文件的技術細節時,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優化工程完成後的保養安排等。」另外,推行資助計劃要應付的不僅是工程技術的問題,對於只有一部升降機或各樓層只有一部升降機直達的大廈來說,歷時數月的優化工程期間沒有升降機服務,難免會影響住戶(尤其是長者)的日常生活,該如何減低優化工程對其造成的不便,確是一大挑戰。嘉裕說:「通過我們與發展局和市建局溝通和研究,資助計劃會加強這方面的支援,當中包括為有需要人士送遞膳食、代購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提供樓梯機服務。」
挑戰總是會有的,第二輪申請在2020年1月展開後,剛巧遇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很多業主立案法團因而無法舉行業主大會商議申請參加計劃的事宜。嘉裕表示:「有時真的要見招拆招,鑑於樓宇業主或受疫情影響而難以會面以通過申請參加計劃,我們與發展局和市建局討論後,決定優化申請程序,給予彈性讓樓宇業主以『先交表,後補文件』的方式參加計劃,並延長申請期限,讓樓宇業主有更充足時間準備申請事宜。」
由概念框架到落實執行,機電署發揮了專業的角色,與市建局互相協作,成功地推展了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該計劃不但能協助有需要的樓宇加快優化舊式升降機的進度,亦有助市民加深認識升降機安全及維修保養的重要性。嘉裕認為能夠成為此計劃專業隊伍的一員,為提升舊式升降機的安全出一分力,甚具意義。
火化爐維修保養 技藝爐火純青
傅景威先生已從事火化爐磚維修工作近40年。他表示爐内空間狹小,在進行修補爐磚裂縫、檢查爐磚狀況等工作時,可謂考驗耐力。
市政工程部一級監工傅景威先生,近四十年來一直鑽研火化爐的維修保養,鍊成爐火純青的高超技藝。他於1982年加入機電署,曾在本港大部分政府火葬場工作,去年更榮獲2019年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表揚他多年來在這方面的貢獻,確是實至名歸。
傅先生說:「早年的海外火化爐製造商不肯向我們提供爐的設計圖則,我唯有站在火化爐門口,默默觀察製造商派來的人員怎樣砌爐磚,用鉛筆畫下來做參考。」當年那火化爐足有三層樓高,沿鋼框內圍需要鋪砌五層爐磚,製造商花了一個月才把爐磚砌好。經過一個月細心觀察和親手繪圖記錄,傅先生開始對爐磚和火化爐產生興趣,後來更發展成終身事業。
他說:「有時一塊破損了的爐磚,可能深埋在幾層『健康』的爐磚之間,因此在更換破損了的爐磚後,我們必須懂得怎樣把『健康』的爐磚重新正確鋪砌,不然整個結構或會有倒塌危險。」傅先生擁有豐富的火化爐系統知識,堪稱一部活字典,也是火化爐操作及維修保養和解難的專家。他的團隊也察覺到,科技對改善火化爐監察和系統表現、以至加強同事的職業安全都大有幫助,因此近年已率先引進各種科技方案和儀器,幫助工作。此外,他也領導團隊致力執行火化爐嚴格的定期維修保養工作,包括每兩天至六天一次的定期維修保養,還有每年一次的大維修,拆開火化爐所有部件,徹底清潔和修理。
傅先生現於葵涌火葬場工作,時刻銘記團隊的使命,就是提供優質的火化爐系統操作及維修保養服務,讓逝者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並將骨灰於火化翌日即交回家屬。離退休只有兩年,傅先生期望交棒給新一代,並寄語年青人必須「有耐性、重經驗」。
傅先生說:「早年的海外火化爐製造商不肯向我們提供爐的設計圖則,我唯有站在火化爐門口,默默觀察製造商派來的人員怎樣砌爐磚,用鉛筆畫下來做參考。」當年那火化爐足有三層樓高,沿鋼框內圍需要鋪砌五層爐磚,製造商花了一個月才把爐磚砌好。經過一個月細心觀察和親手繪圖記錄,傅先生開始對爐磚和火化爐產生興趣,後來更發展成終身事業。
他說:「有時一塊破損了的爐磚,可能深埋在幾層『健康』的爐磚之間,因此在更換破損了的爐磚後,我們必須懂得怎樣把『健康』的爐磚重新正確鋪砌,不然整個結構或會有倒塌危險。」傅先生擁有豐富的火化爐系統知識,堪稱一部活字典,也是火化爐操作及維修保養和解難的專家。他的團隊也察覺到,科技對改善火化爐監察和系統表現、以至加強同事的職業安全都大有幫助,因此近年已率先引進各種科技方案和儀器,幫助工作。此外,他也領導團隊致力執行火化爐嚴格的定期維修保養工作,包括每兩天至六天一次的定期維修保養,還有每年一次的大維修,拆開火化爐所有部件,徹底清潔和修理。
傅先生現於葵涌火葬場工作,時刻銘記團隊的使命,就是提供優質的火化爐系統操作及維修保養服務,讓逝者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並將骨灰於火化翌日即交回家屬。離退休只有兩年,傅先生期望交棒給新一代,並寄語年青人必須「有耐性、重經驗」。
急市民所急 加快工廈升降機優化工程維修審批成好人好事
機械督察馮少恒先生和他的團隊,協助柴灣一幢工廈加快其僅有的兩部升降機的復用證審批,大大減少因升降機暫停而對商戶造成的不便。
巡查、搜證、執法,看似硬繃繃的規管任務,對一般法例部的同事來說,卻從來不是鐵板一塊。就例如柴灣合時工廠大廈同時為兩部升降機加裝安全裝置,令到整幢大廈的升降機服務暫停,對商戶造成的不便不言而喻。一般法例部的同事於得悉事件後即義無反顧地全力跟進,憑着各級人員靈活配合,團隊將一般需時十數日的復用證審批時間壓縮至兩日內完成。事件被評選為2019/20年度的機電署「好人好事嘉許計劃」入圍案例,反映規管工作亦能饒有人情味。
有份參與其中的機械督察馮少恒憶述,該工廈的舊式升降機已沿用多年,缺乏符合最新安全標準的裝置,機電署於早前去信業主立案法團,建議為升降機加裝防止機廂不正常移動的保護裝置。未料及工廈會同時為兩部升降機進行優化工程,使商戶需要在後樓梯搭建臨時木板斜道,費勁地以人手搬運貨物上落。
「大廈管理處因此接觸我們,請求我們幫忙加快審批程序。我們最初不明為何如此緊急,於是到現場視察,發現商戶的確處於水深火熱的境地。我們秉承惠民的精神,應允在對方做足申請要求後,會儘快審批復用證。」
在收到申請後,團隊翌日即靈活調派兩組督察到場,同一時間審視承辦商在現場為兩部升降機進行測試。儘管團隊希望盡快處理申請,但對安全的監管卻絕不會鬆懈,例如承辦商未按規定為升降機進行負重測試,團隊隨即要求即日下午補做,以確保升降機在超載情況下的安全。
「整個程序牽涉三個職系的同事:督察級同事須現場監察測試,工程師核實檢測資料,而文書職系同事準備文件,以讓總工程師批核及簽發復用證。我們互相靈活配合,終於在當晚順利完成批核。」這種「急市民所急」的態度獲多方肯定,除了入圍「好人好事嘉許計劃」外,他們亦獲工廈致函感謝。
有份參與其中的機械督察馮少恒憶述,該工廈的舊式升降機已沿用多年,缺乏符合最新安全標準的裝置,機電署於早前去信業主立案法團,建議為升降機加裝防止機廂不正常移動的保護裝置。未料及工廈會同時為兩部升降機進行優化工程,使商戶需要在後樓梯搭建臨時木板斜道,費勁地以人手搬運貨物上落。
「大廈管理處因此接觸我們,請求我們幫忙加快審批程序。我們最初不明為何如此緊急,於是到現場視察,發現商戶的確處於水深火熱的境地。我們秉承惠民的精神,應允在對方做足申請要求後,會儘快審批復用證。」
在收到申請後,團隊翌日即靈活調派兩組督察到場,同一時間審視承辦商在現場為兩部升降機進行測試。儘管團隊希望盡快處理申請,但對安全的監管卻絕不會鬆懈,例如承辦商未按規定為升降機進行負重測試,團隊隨即要求即日下午補做,以確保升降機在超載情況下的安全。
「整個程序牽涉三個職系的同事:督察級同事須現場監察測試,工程師核實檢測資料,而文書職系同事準備文件,以讓總工程師批核及簽發復用證。我們互相靈活配合,終於在當晚順利完成批核。」這種「急市民所急」的態度獲多方肯定,除了入圍「好人好事嘉許計劃」外,他們亦獲工廈致函感謝。
讓社會未來主人翁近距離認識可再生能源
能源效益事務處工程師李恒敏先生參與推行「採電學社」計劃,因而與各學校的師生緊密合作,為學校安裝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他暢談向新一代推廣可再生能源的經驗。
李恒敏先生矢志以工程師的專業在環保範疇作出貢獻。在不同私營機構累積多年工作經驗後,他在2019年7月加入機電工程署能源效益事務處擔任屋宇裝備工程師,並參與推行全新的「採電學社」計劃。該計劃旨在為合資格的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安裝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協助參加本地兩間電力公司推出的上網電價計劃,以及全數資助有關開支。
恒敏說:「透過這個計劃,我們從多角度向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推廣可再生能源,取得多項環保成果,包括提高學生、青少年及社會各界人士的環保意識。」
在上任後,恒敏率先為首批選出的學校,包括上水鳳溪創新小學推行有關計劃。為探討學校參與計劃的出發點,他與設計師親身拜訪校長及項目負責老師。此外,團隊為太陽能發電系統加裝感應器,收集太陽能發電的數據,以便學校借助計劃製作有關可再生能源的教材。此舉讓學生得以追蹤數據變化,親身體會可再生能源的效益,增加學習趣味。恒敏和他的團隊更直接與同學互動,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動手設計太陽能板的排列方式,例如拼砌出字母和多款有趣的圖案。部分學校最終更採用了學生的設計,令學生對計劃更為投入。
為期五年的「採電學社」計劃大受歡迎,在推出首年已收到逾210份申請。過去一年,恒敏和他的團隊已為50間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而它們也陸續賺取了「上網電價」。為使更多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受惠,恒敏和他的團隊將增加人手,以期在2020/21年度完成更多安裝工程。
恒敏說:「我們希望爭取時間,讓更多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受惠於『採電學社』計劃。同時,我們以鳳溪創新小學等成功案例作為模範,透過辦學團體向屬下學校大力進行推廣,鼓勵更多學校參與計劃,讓同學在求學時期近距離接觸可再生能源,了解能源效益的重要性。與參加計劃的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一起『種電採電』,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恒敏說:「透過這個計劃,我們從多角度向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推廣可再生能源,取得多項環保成果,包括提高學生、青少年及社會各界人士的環保意識。」
在上任後,恒敏率先為首批選出的學校,包括上水鳳溪創新小學推行有關計劃。為探討學校參與計劃的出發點,他與設計師親身拜訪校長及項目負責老師。此外,團隊為太陽能發電系統加裝感應器,收集太陽能發電的數據,以便學校借助計劃製作有關可再生能源的教材。此舉讓學生得以追蹤數據變化,親身體會可再生能源的效益,增加學習趣味。恒敏和他的團隊更直接與同學互動,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動手設計太陽能板的排列方式,例如拼砌出字母和多款有趣的圖案。部分學校最終更採用了學生的設計,令學生對計劃更為投入。
為期五年的「採電學社」計劃大受歡迎,在推出首年已收到逾210份申請。過去一年,恒敏和他的團隊已為50間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而它們也陸續賺取了「上網電價」。為使更多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受惠,恒敏和他的團隊將增加人手,以期在2020/21年度完成更多安裝工程。
恒敏說:「我們希望爭取時間,讓更多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受惠於『採電學社』計劃。同時,我們以鳳溪創新小學等成功案例作為模範,透過辦學團體向屬下學校大力進行推廣,鼓勵更多學校參與計劃,讓同學在求學時期近距離接觸可再生能源,了解能源效益的重要性。與參加計劃的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一起『種電採電』,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冷靜應對 協調和統籌嚴重鐵路事故調查
重大事故的調查工作絶不容易,原因是現場環境有很多未知之數,並必須盡快搜集證據。鐵路科高級工程師李奕暉先生負責協調和統籌港鐵紅磡站列車出軌事故的調查工作,且聽他談箇中經驗。
2019年9月17日,鐵路科高級工程師李奕暉先生剛踏進機電署總部大樓上班時,便接到通報,指東鐵綫發生列車在進入紅磡站時出軌的嚴重事故。他跑進辦公室集合同事,然後一行約十人趕赴現場。奕暉歷任機電署規管服務多個崗位,曾處理電力及氣體事故,因此面對東鐵綫首次出現載客列車在營運時出軌的嚴重事故,雖然心情緊張,卻仍能冷靜應對。
事故現場的範圍頗大,搜證及調查工作複雜及有一定困難。奕暉憶述:「首先我們要分析現場情況,確定事故的嚴重性,有沒有傷亡;然後視察服務受阻的程度,尋找事故成因,簡單地統計現場機件、儀器及路軌受損的程度;再檢查車站附近的錄影系統有沒有錄下事發片段;還要準備資料讓局長及署長回應傳媒提問;以及協調港鐵公司相關維修計劃及工作流程等。」
在鐵路科團隊搜證期間,港鐵公司一直進行復修工作。翌日早上6時,紅磡站恢復有限度列車服務。隨後幾個晚上,維修工程在東鐵綫收車後繼續進行,奕暉及鐵路科同事輪流全程監察主要部件的維修工作及相關測試,例如路軌軌距、焊接位、軌枕、道岔轉轍器等,並使用無載客的列車試行,待證明行車安全及暢順,並對測試數據滿意後,才批准港鐵恢復該路段的列車服務。
事故後,鐵路科邀請了具備鐵路事故調查經驗的資深外國專家協助調查工作。其後,相關的《港鐵東鐵綫紅磡站列車出軌事故技術調查報告》於2020年3月發布,當中提出多項改善建議,要求港鐵公司落實和執行,以確保同類事故不再重演。
奕暉說:「機電署作為規管機構,工作重點是運用我們的專業知識保障公眾安全。完成報告之後,我們一直監督港鐵公司落實報告中的改善措施。經過今次嚴重事故,鐵路規管工作會加大力度,目的是盡最大努力確保鐵路安全,挽回公眾對鐵路系統的信心。」
事故現場的範圍頗大,搜證及調查工作複雜及有一定困難。奕暉憶述:「首先我們要分析現場情況,確定事故的嚴重性,有沒有傷亡;然後視察服務受阻的程度,尋找事故成因,簡單地統計現場機件、儀器及路軌受損的程度;再檢查車站附近的錄影系統有沒有錄下事發片段;還要準備資料讓局長及署長回應傳媒提問;以及協調港鐵公司相關維修計劃及工作流程等。」
在鐵路科團隊搜證期間,港鐵公司一直進行復修工作。翌日早上6時,紅磡站恢復有限度列車服務。隨後幾個晚上,維修工程在東鐵綫收車後繼續進行,奕暉及鐵路科同事輪流全程監察主要部件的維修工作及相關測試,例如路軌軌距、焊接位、軌枕、道岔轉轍器等,並使用無載客的列車試行,待證明行車安全及暢順,並對測試數據滿意後,才批准港鐵恢復該路段的列車服務。
事故後,鐵路科邀請了具備鐵路事故調查經驗的資深外國專家協助調查工作。其後,相關的《港鐵東鐵綫紅磡站列車出軌事故技術調查報告》於2020年3月發布,當中提出多項改善建議,要求港鐵公司落實和執行,以確保同類事故不再重演。
奕暉說:「機電署作為規管機構,工作重點是運用我們的專業知識保障公眾安全。完成報告之後,我們一直監督港鐵公司落實報告中的改善措施。經過今次嚴重事故,鐵路規管工作會加大力度,目的是盡最大努力確保鐵路安全,挽回公眾對鐵路系統的信心。」
汲取經驗 未雨綢繆
提升近岸氣體儲存設施的整體安全
超強颱風山竹嚴重破壞了鴨脷洲沿海一帶的海堤和近岸的石油氣儲存庫,氣體標準事務處的一支團隊,負起統籌一個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角色,加快了相關的復修工作,工程也為社區打造更安全的環境。倪雅雯和梁鈞傑分享箇中經驗。
2018年9月16日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期間,巨浪和強風嚴重衝擊鴨脷洲利南道附近的海堤,一個位於該處近岸的石油氣儲存設施遭受前所未見的破壞。該設施內有部分地面下陷,一座非主要建築物結構損毀嚴重,須要拆除。評估結果顯示該設施的損毀程度不會影響氣體安全及石油氣供應,但為確保該設施的擁有人能在下一個風季來臨前修復和加固設施,機電署轄下的氣體標準事務處在2019年年初主動聯絡屋宇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及地政總署,組成跨部門工作小組。工作小組每兩星期舉行會議,藉以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務求加快維修進度和審批程序。倪雅雯和梁鈞傑便是氣體標準事務處負責這項任務的工程師。
雅雯說:「作為香港的氣體安全監督,機電署十分重視維持氣體安全。因此,我們主動承擔跨部門小組的統籌角色,與各部門緊密溝通和積極協調。有賴各部門提供專業支援、資深同事及上司提供協助、督察們進行現場督導,以及該設施擁有人協調合作,繁複的審批程序及修復工程才得以在短短六個月內極速完成。」
工程期間,雅雯、鈞傑和氣體標準事務處的團隊一直與該設施的擁有人保持緊密溝通,以商討最切實可行的加固方案,例如引入沉降測量儀器以監察下陷地面附近氣體喉管和石油氣缸等的沉降風險;把近岸位置一條直徑長200毫米的供氣主喉管內移並增設防護裝置;以及為向海的熱水爐房安裝更堅固的鐵絲網及鋁板以阻擋強風及砂石等。團隊也提醒設施擁有人儲備足夠的後備配件,以供日後隨時更換。
鈞傑說:「在團隊努力之下,氣體供應在工程期間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該處約8000個用戶可繼續使用石油氣。完成工程後,該設施更為穩固,相信足以抵禦日後的風暴。與此同時,我們汲取了這次的寶貴經驗,即時對全港的石油氣儲存設施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並敦促近岸氣體儲存設施的擁有人參考此設施的加固工程經驗,包括為向海的設施提供相應的保護措施,以及在風季前修剪樹枝以避免塌樹而造成破壞等。」
氣體標準事務處團隊成員與該設施擁有人通力合作,確保了該石油氣儲存設施的安全,並及時在2019年7月風季來臨前完成所有修復及加固工程。此外,其他近岸設施也已參考有關經驗,採取了相應的防風措施,務求防患於未然,共同抵禦日後的急風暴雨。
雅雯說:「作為香港的氣體安全監督,機電署十分重視維持氣體安全。因此,我們主動承擔跨部門小組的統籌角色,與各部門緊密溝通和積極協調。有賴各部門提供專業支援、資深同事及上司提供協助、督察們進行現場督導,以及該設施擁有人協調合作,繁複的審批程序及修復工程才得以在短短六個月內極速完成。」
工程期間,雅雯、鈞傑和氣體標準事務處的團隊一直與該設施的擁有人保持緊密溝通,以商討最切實可行的加固方案,例如引入沉降測量儀器以監察下陷地面附近氣體喉管和石油氣缸等的沉降風險;把近岸位置一條直徑長200毫米的供氣主喉管內移並增設防護裝置;以及為向海的熱水爐房安裝更堅固的鐵絲網及鋁板以阻擋強風及砂石等。團隊也提醒設施擁有人儲備足夠的後備配件,以供日後隨時更換。
鈞傑說:「在團隊努力之下,氣體供應在工程期間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該處約8000個用戶可繼續使用石油氣。完成工程後,該設施更為穩固,相信足以抵禦日後的風暴。與此同時,我們汲取了這次的寶貴經驗,即時對全港的石油氣儲存設施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並敦促近岸氣體儲存設施的擁有人參考此設施的加固工程經驗,包括為向海的設施提供相應的保護措施,以及在風季前修剪樹枝以避免塌樹而造成破壞等。」
氣體標準事務處團隊成員與該設施擁有人通力合作,確保了該石油氣儲存設施的安全,並及時在2019年7月風季來臨前完成所有修復及加固工程。此外,其他近岸設施也已參考有關經驗,採取了相應的防風措施,務求防患於未然,共同抵禦日後的急風暴雨。
服務機電署40載 致力促進電氣安全
彭乃杕先生在電力法例部工作超過22年,先後服務該部別內所有分部。彭先生服務機電工程署幾達40載,大部分時間都致力促進電力安全,且聽他分享豐富經驗。
彭乃杕先生最初加入機電署擔任學徒,至2020年7月退休時已獲擢升至高級電氣督察職位。他在機電署服務近40載,其間在電力法例部工作逾22年,歷任該部別內四個分部的不同崗位,曾肩負巡查、監察、調查、搜證、宣傳、檢控等工作,為促進本港電力安全貢獻良多。
1997至2006年間,彭先生在電氣產品分部工作,負責參與店鋪巡查,以及監察和宣傳電氣產品安全,以確保有關產品符合《電氣產品(安全)規例》的要求。他也曾參與電力意外事故的調查及搜證工作,其中一次的事故涉及一名冷氣技工在清拆冷氣時觸電身亡。在調查過程中,彭先生發現冷氣機的電線在安裝時受到擠壓,以致在清拆時出現破損,而事故發生時冷氣機電源並沒有關掉,金屬框架因而帶電,導致工人觸電死亡。此外,彭先生發現大廈負責人沒有在電掣上加上適合的標示。有見及此,彭先生立刻提醒有關承辦商必須嚴謹地依法進行定期檢查及相關工作,避免再次出現同類事故。
其後,彭先生於2006至2010年間調任宣傳及檢控分部,以支援其他分部在完成調查及搜證後進行的檢控工作,以及負責各種宣傳工作,務求能在執法以外,提升市民的電力安全意識。
彭先生於2010至2012年間曾調離電力法例部,至2012年獲晉升和調任至核電及電力供應安全分部,主要職責包括巡查建築工地,避免工人在施工期間損壞地下電纜,以及透過講座和其他渠道提醒業界及工人做好安全措施,以保障電纜及自身安全。此外,該分部的另外兩個職能為檢查電力公司電塔的電磁場是否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的規定,以及負責大亞灣核電站跨部門事故應變小組的工作。應變小組成員須參與定期會議和演習,以保持默契及應變力。所幸的是,彭先生在該分部工作期間,有關小組不需動員。
2019年年中,彭先生調任用戶裝置分部,主要負責監管固定電力裝置年檢及發電設施的註冊工作。當時正推行上網電價計劃,越來越多市民安裝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彭先生負責協助發電設施擁有人及業界了解和遵守相關的電力安全要求,同時為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在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彭先生一直為促進電力安全默默耕耘。在退休前,更見證本港電力事故數字持續下跌,彭先生為此深感欣慰。
1997至2006年間,彭先生在電氣產品分部工作,負責參與店鋪巡查,以及監察和宣傳電氣產品安全,以確保有關產品符合《電氣產品(安全)規例》的要求。他也曾參與電力意外事故的調查及搜證工作,其中一次的事故涉及一名冷氣技工在清拆冷氣時觸電身亡。在調查過程中,彭先生發現冷氣機的電線在安裝時受到擠壓,以致在清拆時出現破損,而事故發生時冷氣機電源並沒有關掉,金屬框架因而帶電,導致工人觸電死亡。此外,彭先生發現大廈負責人沒有在電掣上加上適合的標示。有見及此,彭先生立刻提醒有關承辦商必須嚴謹地依法進行定期檢查及相關工作,避免再次出現同類事故。
其後,彭先生於2006至2010年間調任宣傳及檢控分部,以支援其他分部在完成調查及搜證後進行的檢控工作,以及負責各種宣傳工作,務求能在執法以外,提升市民的電力安全意識。
彭先生於2010至2012年間曾調離電力法例部,至2012年獲晉升和調任至核電及電力供應安全分部,主要職責包括巡查建築工地,避免工人在施工期間損壞地下電纜,以及透過講座和其他渠道提醒業界及工人做好安全措施,以保障電纜及自身安全。此外,該分部的另外兩個職能為檢查電力公司電塔的電磁場是否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的規定,以及負責大亞灣核電站跨部門事故應變小組的工作。應變小組成員須參與定期會議和演習,以保持默契及應變力。所幸的是,彭先生在該分部工作期間,有關小組不需動員。
2019年年中,彭先生調任用戶裝置分部,主要負責監管固定電力裝置年檢及發電設施的註冊工作。當時正推行上網電價計劃,越來越多市民安裝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彭先生負責協助發電設施擁有人及業界了解和遵守相關的電力安全要求,同時為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在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彭先生一直為促進電力安全默默耕耘。在退休前,更見證本港電力事故數字持續下跌,彭先生為此深感欣慰。
區域數碼監控中心:願景成真
蘇博文先生及其團隊負責設計及落實機電署首個區域數碼監控中心計劃,致力實踐機電數碼化的工作,積極為建構智慧城市奠定基礎。
站在機電署首個區域數碼監控中心的大型發光二極管儀表板前,彷彿置身科幻電影。儀表板顯示各種機電系統操作數據,可追蹤空調系統能源效益表現和升降機及自動梯狀態,並化成生動的視像圖表,更能隨時攫取及分析多種數據,方便作出搶修設施決定,也有助進行預測性維修保養及實踐實時設施管理。
監督及落實區域數碼監控中心這個先導項目的是綜合工程部工程師蘇博文先生。按照計劃,400幢由綜合工程部維修保養、每幢每年耗電50萬度電以上的主要政府大樓,未來都會陸續接駁至這個區域數碼監控中心,以監察和優化各幢大樓的能源效益表現和機電系統操作效率。
蘇先生說:「區域數碼監控中心是機電工程營運基金第二個五年策略計劃的措施之一。」2018年,他和團隊獲委派任務,把區域數碼監控中心這個新願景變為事實。由於項目概念嶄新,市場並沒有現成的技術方案,團隊於是與初創企業合作,進行設計和建造工程。區域數碼監控中心已於2020年2月開始運作。
蘇先生指出:「長遠而言,區域數碼監控中心是管理智慧型建築物的未來方向。」過去五至七年落成的較新政府大樓,都已安裝了綜合樓宇管理系統,通過該系統,營運基金具有獨特優勢可存取這些政府大樓機電設施的數據庫。當數據庫與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等功能結合,數據庫便能產生各種有用的數據工具,將建築物變得更具智慧、更環保。首個區域數碼監控中心的硬件和軟件設計,能讓它們在開放平台上運作,方便機電署日後的其他區域數碼監控中心互相溝通。
監督及落實區域數碼監控中心這個先導項目的是綜合工程部工程師蘇博文先生。按照計劃,400幢由綜合工程部維修保養、每幢每年耗電50萬度電以上的主要政府大樓,未來都會陸續接駁至這個區域數碼監控中心,以監察和優化各幢大樓的能源效益表現和機電系統操作效率。
蘇先生說:「區域數碼監控中心是機電工程營運基金第二個五年策略計劃的措施之一。」2018年,他和團隊獲委派任務,把區域數碼監控中心這個新願景變為事實。由於項目概念嶄新,市場並沒有現成的技術方案,團隊於是與初創企業合作,進行設計和建造工程。區域數碼監控中心已於2020年2月開始運作。
蘇先生指出:「長遠而言,區域數碼監控中心是管理智慧型建築物的未來方向。」過去五至七年落成的較新政府大樓,都已安裝了綜合樓宇管理系統,通過該系統,營運基金具有獨特優勢可存取這些政府大樓機電設施的數據庫。當數據庫與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等功能結合,數據庫便能產生各種有用的數據工具,將建築物變得更具智慧、更環保。首個區域數碼監控中心的硬件和軟件設計,能讓它們在開放平台上運作,方便機電署日後的其他區域數碼監控中心互相溝通。
爭分奪秒 改裝駿洋邨
鄧再展先生參與了駿洋邨檢疫中心的現場準備工作(例如煤氣熱水爐安裝)。他因有2003年應對沙士的經驗,所以對參與是次抗疫籌備工作可以心手相應。
2020年1月的農曆大除夕,因應衞生署的要求,衞生工程部總技術主任鄧再展先生收到上司電話,着他馬上安排團隊,準備將一個尚未入伙的新公共屋邨,改裝成2019冠狀病毒病檢疫中心。鄧先生於2003年「沙士」期間,曾參與建造負壓病房的工作,經驗豐富。他夤夜集齊同事並組織起團隊,馬上行動。不幸那屋邨的多項設施很快遭到破壞,因此已改裝完成的檢疫單位均未能使用。
政府迅速物色另一個位於火炭的新公共屋邨 — 駿洋邨,準備改裝為檢疫中心。鄧先生需要組織一個跨部別的團隊於2020年2月9日開始進場全力工作。他說:「營運基金的角色,是分階段為邨內其中約3200個單位安裝超過16000個照明燈泡,和每個單位安裝及檢測一台煤氣熱水爐,合共約3200台。」
第一階段工程必須於2020年2月19日完成,以接收即將乘搭政府包機回港進行14天檢疫的首批「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香港居民,因此時間十分緊迫。鄧先生回憶說:「我們在改裝駿洋邨上遇到的最大挑戰,是新裝煤氣熱水爐的檢測工作。雖然煤氣公司已提供人手幫忙安裝熱水爐,但爐具必須由營運基金的團隊進行檢測,而檢測過程需時。」
鄧先生更指出,政府2012年代號「翡翠」的跨部門聯合演習,測試病毒大流行時的緊急應變,對2020年的抗疫工作十分有用。「我有幸參加了八年前那次演習,所以今次進行任務時,能馬上與團隊成員分享所需知識,並消除部分同事對因工作受感染的疑慮。」
駿洋邨改裝工程最終準時完成,鄧先生總結說:「今次這個跨部別任務給我最深印象,是同事們表現的團隊互信及緊密合作精神。而『翡翠』演習也證明,培訓和經驗傳承至為重要。」
政府迅速物色另一個位於火炭的新公共屋邨 — 駿洋邨,準備改裝為檢疫中心。鄧先生需要組織一個跨部別的團隊於2020年2月9日開始進場全力工作。他說:「營運基金的角色,是分階段為邨內其中約3200個單位安裝超過16000個照明燈泡,和每個單位安裝及檢測一台煤氣熱水爐,合共約3200台。」
第一階段工程必須於2020年2月19日完成,以接收即將乘搭政府包機回港進行14天檢疫的首批「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香港居民,因此時間十分緊迫。鄧先生回憶說:「我們在改裝駿洋邨上遇到的最大挑戰,是新裝煤氣熱水爐的檢測工作。雖然煤氣公司已提供人手幫忙安裝熱水爐,但爐具必須由營運基金的團隊進行檢測,而檢測過程需時。」
鄧先生更指出,政府2012年代號「翡翠」的跨部門聯合演習,測試病毒大流行時的緊急應變,對2020年的抗疫工作十分有用。「我有幸參加了八年前那次演習,所以今次進行任務時,能馬上與團隊成員分享所需知識,並消除部分同事對因工作受感染的疑慮。」
駿洋邨改裝工程最終準時完成,鄧先生總結說:「今次這個跨部別任務給我最深印象,是同事們表現的團隊互信及緊密合作精神。而『翡翠』演習也證明,培訓和經驗傳承至為重要。」
與口罩機結緣
胡棣旋先生及其團隊負責羅湖懲教所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他們在短時間內掌握組裝、測試和調校口罩生產機的技術,克服種種障礙,確保口罩生產機的可靠性和高產能。
自從2020年1月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以來,外科口罩需求隨即大幅上升。保安及車輛工程部二級監工胡棣旋先生帶領他的團隊,駐守羅湖懲教所,日常負責機械系統的維修保養工作。2020年2月初,幾台來自內地的新口罩生產機運抵羅湖懲教所,以應付急升的口罩需求。胡先生臨危受命,擔起安裝和調校這批口罩生產機的重任。
胡先生說:「安裝和調校口罩生產機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工作。那批口罩機的款式和來源都各有不同,也沒有操作手冊,而原定來港負責安裝的技術人員,卻因內地封城而被迫延遲行程。」及後的數個月,胡先生和團隊經歷不少挑戰,然而憑着他們豐富的機械經驗,以及積極上網尋找資料,並向本地業界伙伴與熟悉口罩機操作的廠家取經,終於在極短時間內掌握所需知識。
他解釋道:「最難的地方是調校耳線機。」每台口罩生產機都配有兩部耳線機,而每部耳線機每分鐘可生產40條耳線。耳線的拉力必須恰當,口罩才能貼服地包住面部,因此耳線機的調校很重要,讓耳線不會太鬆或太緊。由於口罩機和耳線機都要24小時不停高速運作以滿足口罩需求,機器長時間密集式使用,必須時常進行調校並更換零部件。他憶述:「我們很快發覺,口罩機雖不涉及高科技,但口罩的製作步驟卻很繁複,而且對規格的要求也很高。幸好我們不久已掌握竅門,也能在本地找到全部所需的零部件。」
那數個月,胡先生的團隊每天24小時輪班工作,讓口罩機得以不停運作,同時亦要兼顧懲教署的其他日常維修保養工作。經歷今次的經驗,他有甚麼體會和心得?「看似簡單的事物,原來毫不簡單;每次總會學到新的東西。」
胡先生說:「安裝和調校口罩生產機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工作。那批口罩機的款式和來源都各有不同,也沒有操作手冊,而原定來港負責安裝的技術人員,卻因內地封城而被迫延遲行程。」及後的數個月,胡先生和團隊經歷不少挑戰,然而憑着他們豐富的機械經驗,以及積極上網尋找資料,並向本地業界伙伴與熟悉口罩機操作的廠家取經,終於在極短時間內掌握所需知識。
他解釋道:「最難的地方是調校耳線機。」每台口罩生產機都配有兩部耳線機,而每部耳線機每分鐘可生產40條耳線。耳線的拉力必須恰當,口罩才能貼服地包住面部,因此耳線機的調校很重要,讓耳線不會太鬆或太緊。由於口罩機和耳線機都要24小時不停高速運作以滿足口罩需求,機器長時間密集式使用,必須時常進行調校並更換零部件。他憶述:「我們很快發覺,口罩機雖不涉及高科技,但口罩的製作步驟卻很繁複,而且對規格的要求也很高。幸好我們不久已掌握竅門,也能在本地找到全部所需的零部件。」
那數個月,胡先生的團隊每天24小時輪班工作,讓口罩機得以不停運作,同時亦要兼顧懲教署的其他日常維修保養工作。經歷今次的經驗,他有甚麼體會和心得?「看似簡單的事物,原來毫不簡單;每次總會學到新的東西。」
香港年青公務人員 以中國人員身分赴聯合國任職
自2014年開始一直參與BIM-AM項目研發的工程師袁彪洪先生,於2019年勇奪「 Young BIMer of the Year」獎項,可見他在BIM-AM發展方面的貢獻備受業界肯定。
2018年12月,數碼科技部工程師袁彪洪先生經他的職系首長,收到公務員事務局電郵通告,內容是政府招募年青公務人員,參與聯合國初級專業人員計劃。獲成功取錄的申請人將獲派往美國或歐洲的聯合國機構,以中國人員身分成為初級專業人員於當地工作,為期兩年。袁先生跟太太商量後,她也十分支持,於是決定申請。
「競爭相當激烈。」他說。經過香港一連串面試後,初步入選的候選人獲邀於2019年7月往北京,參加為期一周培訓,內容涵蓋國家政策、外交事務及管治策略等。候選人在培訓期間的表現,也是評審一部分。
政府最終選定五位年青公務人員,並由中國外交部推薦,參與今次的聯合國初級專業人員計劃,其中包括袁先生和機電署另一位工程師。袁先生將前往日內瓦的聯合國辦事處工作兩年。他說:「這是個很獨特的機會,讓我們能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下,接觸不同的處事角度和考量因素。我非常期待。」
「競爭相當激烈。」他說。經過香港一連串面試後,初步入選的候選人獲邀於2019年7月往北京,參加為期一周培訓,內容涵蓋國家政策、外交事務及管治策略等。候選人在培訓期間的表現,也是評審一部分。
政府最終選定五位年青公務人員,並由中國外交部推薦,參與今次的聯合國初級專業人員計劃,其中包括袁先生和機電署另一位工程師。袁先生將前往日內瓦的聯合國辦事處工作兩年。他說:「這是個很獨特的機會,讓我們能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下,接觸不同的處事角度和考量因素。我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