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司司长致辞
机电工程营运基金
二十周年典礼
2016 年 9 月 15 日
(只提供粤语对白 / 旁白)

(只提供粤语对白 / 旁白)
机电工程营运基金二十周年庆典
2016年9月15日
政务司司长致辞全文
Frank、各位嘉宾、各位同事: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机电工程营运基金二十周年庆典,祝贺基金迈进新里程。
我与机电工程营运基金甚有渊源。在九十年代我任职财政科(即现时的库务局),负责规划公营服务改革政策,见证营运基金的成立。当时我们引进「营运基金」的概念,是希望针对某些有商业运作性质的公营服务,以更贴近市场的模式营运,加强部门的自主和灵活性,改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素。
转眼间,机电工程营运基金已成立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基金曾经面对业务流失的风险,经历二零零三年「沙士」的冲击,但仍能够成功协助特区政府举办二零零六年世贸会议和二零零八年奥运马术项目,也与其他部门合力完成了多项基建项目,包括近年顺利投入运作的邮轮码头、北大屿山医院和消防及救护学院等。自二零零二年起,各政府部门可自行决定继续使用营运基金的服务,或选用其他服务供应商。这改变虽然进一步引入竞争,但基金凭藉尽责、可靠、专业的一站式服务,已成为客户部门最信赖的伙伴。
机电营运基金二十年来的财务表现一直符合财政司司长所厘定的指标。业务亦一直保持稳步发展,范围更推展至节能技术等领域。尽管基金的人手编制由一九九六年的五千多人调整至二零一六年约四千三百人,但基金总收入在二零一五/一六年度达五十七亿元,较一九九六/九七年度的二十五亿元,增长超过一倍。更令人感到鼓舞的,是基金近年的客户意见调查,客户满意指数达到等于以一百分为满分的八十一分,这个历史新高,比基金成立初期高出三成。近年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起一九九七年时亦提升了百分之二十。这些不同表现数据,反映基金不断提高生产力及客户服务的成果,亦显示出员工上下一心,为业务持续发展而努力。
机电工程营运基金灵活创新,多年来透过持续改善管理策略,不断提高生产力和服务质素,使公共资源得以有效运用。机电工程署能够成为第一个政府部门获得品质、环保和职安综合管理 系统的企业认证,也是首个政府部门赢得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的「优质管理金奖」,可说实至名归。另外,机电工程署在工程技术发展方面,先后取得有关机电设施保养技术的专利,以及建造业议会建筑信息模拟(简称BIM)的创新建造奖,现时正为BIM应用于机电设施保养的相关技术申请专利。
在环保与持续发展方面,机电工程营运基金一直在辖下办公地方进行设施和系统优化。机电署总部大楼成为首幢政府建筑物获得「绿建环评」铂金评级,为实践绿色作业起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基金的专业人员积极协助客户节能减排,多年来为各政府部门,合共节省多达百分之十六的耗电量。基金今年再为客户部门建议引入更多高能源效益的机电设备,配合政府新一轮减少百分之五耗电量的政策。
机电工程营运基金虽然以商业模式运作,但仍以公众利益为先。现时政府推行「0-1-1」的财政节约方案,并不包括营运基金,但机电工程营运基金主动于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下调收费,将提高生产力的成果回馈客户,让客户保留更多资金加强核心服务。除此之外,基金更计划在未来五年动用超过6亿元,培育一千多名机电人才,配合香港的长远发展。
基金现时聘用超过200名残疾人士,占基金全体员工达百分之四,体现「伤健共融」。我身旁的咖啡店,是基金去年特别腾出空间,让社会企业经营的,为残疾人士提供工作机会,协助他们融入社会。由此可见,基金除了专注于业务之外,亦以关怀共济的精神,致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机电工程营运基金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蜕变成为客户的可靠伙伴,不断改善效率及提升服务质素,达到政府当初建立营运基金的目的。我期望基金继续以灵活创新、持续发展和关怀共济的信念,为社会的进步共融作出贡献。
在此祝愿机电工程营运基金今后发展更上层楼,各位同事工作愉快。今天适逢中秋佳节,祝各位阖家安康,人月两圆。
[完] [MP4 格式 (194MB)]